如何壓降“高成本存款”?
? ? ?
? ? ? 如何在留住客戶、留下的資金的前提下控制這類定期的新增?在客戶欲存高收益存款的情況下,如何進行合理引導?本文介紹幾個簡單的方法和話術。
? ? ? 這樣一來,降低“高成本存款”的比例(注意,不是絕對額)就意味著降低綜合付息率。
? ? ? 假設一家機構的綜合付息率是2%,那么當下利率高于2%的存款產品都可以算作是“高成本存款”,是需要壓降的對象。更嚴謹的表述也可以是:只要其他存款的增長速度(比例)高于“高成本存款”,即可降低綜合付息成本。
? ? ? 當然,上述討論并沒有考慮時間維度上的預期:現在的“高”可能是未來的“低”,現在的“低”在未來或許并不低。
? ? ? 在日常操作層面,也可以簡單地把3年及以上的定期存款理解為“高成本定期”。
?基于數據與客戶“討論”?
?
? ? ? 如圖所示,面對要存“長定期”(新存或轉存)的客戶,不妨與他討論:
“我們國家的存款利率從十年前開始下行(2011年7月至今),1.5%的基準利率已經持續了5年半。您覺得未來2-3年的利率會往上走還是往下走呢?”
? ? ? 不打無準備之仗。無論客戶作何回答,我們接下來都有相應的對策。
應對話術及簡要點評
1.?預期利率上行(或無預期)
?? ? ?“那我建議您不要存那么長,先存一兩年的看看再說:隨時用錢或者做些投資什么的都很方便;如果利率反彈了,也能早轉存,早享受到更高收益?!?/span>
【點評】預期利率上行的時候,存短不存長。如果存期過長,要么很久之后才能轉存,要么就會蒙受提前轉存導致的利息損失。萬一客戶對于利率變化沒有預期,我們也不妨向“存短”引導,或者參考如下的長定期替代方案。
2.?預期利率下行(且有長遠意識)
?? ? ?“這些錢對您來說,或許到期之后還是會繼續轉存。別看現在的定期利率還可以,多年之后真的可能變成1點多甚至零利率。建議您把三、五年以后才會用到的錢,鎖定更長時間的收益。好幾個客戶都聽了我的建議,投保了‘增額終身壽險’:分5年投入資金,提前把3%以上的收益牢牢鎖定了幾十年,中間是否需要把錢拿出來用,您自己說了算!”
【點評】如果預期利率下行,存長不存短。其實,大部分存“長定期”的客戶并沒有明確的資金使用規劃,屬于典型的“閑錢”,或者只有諸如養老或者補貼后代的長遠計劃。為了避免長期定期到期后的“再投資風險”(沒有令人滿意的利率進行承接),最適合這些資金的產品確實是增額終身壽險。當然,這個方案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,就是可以將期交保險在后面幾年的“待交保費”自然地轉化為短期存款。換個角度,也可以理解為:雖然“損失”了20%(5年交,其他交費期數略)的存款,但是AUM沒有變化,客戶黏性增加了,期交保險成功銷售了,余下的存款妥善留存了,整體上還算得上是一個非?!半p贏”的方案。
3.?預期利率下行(且有投資意識)
?? ? ?“定期存款既限制時間又限制收益,很可能會錯過一些更好的投資機會,比如說股市。去年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超過40%,今年剛好上半年回調,是個很好的投資機會。為了進一步降低風險,建議您把資金分成60份,我給您做個5年的定投計劃,隨時幫您盯著!讓您分散投資、放心投資。”
【點評】任何事物都有其“兩面性”。上述話術就是針對定期存款的“短板”(時間和收益的限制性)展開的,而基金剛好是定期存款在這些方面的互補品。為了幫客戶控制風險,幫銀行留住存款,“定投”顯然是最佳的選擇。對銀行而言,絕大部分存款也被“保留”了下來。融入復雜產品的解決方案,往往很有獨特性和競爭力。
? ? ? 面對存“長定期”的客戶,要想留住存款,切不可盲目用債券基金或理財產品進行轉化。這些產品是防守型的產品(非存款),風險等級也不同于定期存款,只有在客戶實在不能接受前述進攻型解決方案的前提下,再退而求之。